首页 > 文化艺术 > 正文

爱水与爱国
2013-10-21 11:44:21   来源:四川省三台县水务局党委宣传干事 谢勇   评论:0 点击:

作者:墨峡

“人间瑶池”黄龙寺雪宝顶的细浪尚存几朵,美丽的涪水踏平坎坷一路走来。常常地想,珍惜和保护水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都有一个主题,水是生命之本、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关系生存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爱水与爱国应该是高度统一的。

爱水是人与水和谐相融的行为特征,是一种品格高尚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准,增强蜀水文化的自觉和自信,需要的是人水间浓厚的感情、爱水爱家的实际行动、拜水润土的虔诚心理。大千世界少不了“水金木火土”五种元素,因为有了水,我们的地球才会如此生机勃勃。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质量才获以充分保障,因而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条件。

中国的道法讲究的是尊重自然规律。水是有生命的、也是有灵气的,我们远古的思想家就在《道德经》中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孔圣人也曾言“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与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绰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贞;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主量必平,似正;其万折必东,似毅。”因为水具备“德、仁、义、智、勇、察、贞、善、正、毅”等诸多美德,故而应“以水为师、以水为友”。

“水润中华、天人合一”。爱水,不妨从节水防污做起。“保护母亲河的健康”,不该当停留在口头上。我们珍惜水就是在珍惜我们的美好家园、珍惜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早在炎黄时代,中国人就把自然界视为天,将对治水有重大贡献的拜为神。于是便有“龙王庙”、“禹王城”、“妈祖庙”等。从浙江绍兴到四川绵阳人们年复一年地传承着大禹精神;从春秋管仲的“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霜、瘟、虫五害。”,到战国秦蜀守李冰兴办都江大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进而彰显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至今还“谓之天府。”同样,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组织开凿灵渠全面沟通湘江、漓江,将长江与珠江连为一体,在便利灌溉、航运,建设岭南发挥着数千年的作用。

在我国的藏族、土家族、维吾尔族、哈尼族、傣族等地,都把湖泊、河流作为神灵加以崇敬,绝不允许向河流、湖泊乱扔垃圾、乱排污物,否则是要受到“神”和民风民俗严厉惩罚的。共产党的开山鼻祖恩格斯曾提醒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每一次征服可能就是自然更加强悍的报复。”目前,全世界已有17亿人别想喝上“干净水”。作为水利人,致力解决工程性缺水,将“除水害、兴水利”作为天职是对的,但的确在工作中又忽略了社会对水资源的种种侵害,最后导致水对人的种种伤害。作为严重缺水的国度,人均年可支配水量仅2000吨,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669座中等以上城市有409座城市供水不足,121座城市严重缺水,全国75%的城镇河流处于亚健康甚至病亡状态。加之,无节制的工业污染、生活污水直排,不当的农牧渔业生产行为,导致18%的地表径流、地下水源被污染,超过10%的淡水资源迈进劣五类,进而引发大片土壤和空气的感染,污染性缺水成为当前十分严峻的课题,甚至一处处癌症村镇不时在我们身边频频涌现。朝前,迈不进城市。往后,回不到乡村。短暂的时光与痛苦,伴随着不堪生命之重的憔悴风景。

面对那些憔悴的风景,我好想用花朵的一滴鲜红,滋养眼睛,眼睛含泪。好想用小草的一抹嫩绿,柔软内心,内心在颤抖。好想以鸟儿的干净鸣叫,来提升那些失落的灵魂。其实,爱水也是爱国。水是生命和生态的控制性要素,是决定万物生长繁衍的关键,有水才有森林、草原,才有湿地、湖泊,才会有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新一届党中央把“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战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摆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必然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原则,有效调整宏观布局,控制开发强度,整合空间结构,科学打造出人水和谐的“利水水利”。为此,我们有信心竭力塑造出“善利万物的奉献精神、上善若水的尚德精神、智者乐水的求知精神、以柔克刚的坚定精神、浮天载地的包容精神、水平如镜的法治精神、臣心如水的廉洁精神、高山流水的重情精神”。

一滴露水的苍茫岁月,揉亮了无边的蜿蜒风景。营造优美水环境,优化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配置,运用生物科技、现代技术,强化水生态系统的整合性保护与修复。融汇贯通水的文化元素、美学功能,全面彰显水工程质量包括经济科技和社会生态效益,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不满意的增长”。实现美丽繁荣、文明和谐“中国梦”,我在滨江半岛的廊桥之间悄悄掬起涪江中游的浪花,将专注的情和爱留给永恒的未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再弹一年秋收曲
下一篇:祖国江海赞美诗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顾问团队- 支持单位- 单位章程 - 部门设置- 成员名单- 理事单位- 联系方式- 企业邮箱- 版权隐私

版权所有: 中国三农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北京舒安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 中国传统文化网
联系电话:010-85757316      邮箱: 85759339@163.com    京ICP备09064931号-2              中文域名:中国传统文化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