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艺术 > 正文

《兰亭序》到哪去了?
2012-05-13 16:56:21   来源:   评论:0 点击:

李世民过世前,再三叮嘱床前服侍的太子李治,要他无论如何一定要将这件稀世墨宝与自己一起共葬昭陵。然而……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冠,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可是人们很难想到...

李世民过世前,再三叮嘱床前服侍的太子李治,要他无论如何一定要将这件稀世墨宝与自己一起共葬昭陵。然而……

李世民 兰亭序 乾陵 武则天

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冠,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可是人们很难想到,这篇流芳百世的稀世之宝,竟是出于无意之间。

书圣乘兴醉写

晋时的农历三月初三是上巳日,人们有聚集水边举行祭礼、以求祛邪祈福的风俗。晋以后,这个风俗逐渐演变成了文人墨客踏青游春、饮酒赋诗的习俗。既然成了文人的节日,那么这一日会聚的文人定然是诗兴盎然、文采飞扬的了。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天朗气清,惠风流畅”,在浙江会稽山阴(今绍兴市)的兰亭溪畔,一批文人骚客正在饮酒作诗。其中一峨冠博带的白衣秀士,满面酡红,身态不稳,正在众人的簇拥围观下尽情挥毫,人群中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少时,此人把毛笔一掷,瘫坐到旁边的一张椅子上,打着酒嗝,昏然睡去。

这个人就是王羲之,此时所书就是大名鼎鼎的行书绝品《兰亭序》。

王羲之(公元321一379)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市)人。他自幼师从书法家卫夫人,得其精华,后又备精诸体,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从而一改汉魏质朴的书风,因此有“书圣”的盛誉。

这一天,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李允、许询等41位名流、隐士群集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溪头,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间列坐宴饮。

在这大好春光里,吟诗作赋,以诗赌饮自然是这帮骚客们的雅事。于是有人提议,以羽觞(一种质地极轻的双耳浅底酒杯)盛满酒,任其在水上随意泛流,羽觞停到谁跟前,谁就必须赋诗一首,若不能及时赋出,则罚酒一觞。活动结束,包括王羲之在内的42人中,有26人共赋诗41首,另外16人交了白卷,只好以酡红代替脸红——每人吃了三大杯罚酒。

王羲之酒兴很高,虽然他作了诗,却乐意陪吃罚酒,吃了个酒酣耳热,以“不负春光”。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中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日所做的41首诗汇集成册,以资纪念。

王羲之酒意正浓,在众人的呼声中因这个建议兴奋起来。他晃晃悠悠地站起身,走到案前,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作序一篇。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这篇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散文名篇,共28行、324字,无论笔法、结构、姿态,都达到了最完美的境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它是王羲之生平最好的手迹。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第二日,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王羲之怒极,掷笔于案,将这些不惬意之作统统毁弃。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不可能再超越它了。 

相关热词搜索:兰亭序 到哪去

上一篇:亲友忆启功:天天临帖,是现代社会的“古人”
下一篇:第五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两项大展面向全国征集作品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顾问团队- 支持单位- 单位章程 - 部门设置- 成员名单- 理事单位- 联系方式- 企业邮箱- 版权隐私

版权所有: 中国三农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北京舒安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 中国传统文化网
联系电话:010-85757316      邮箱: 85759339@163.com    京ICP备09064931号-2              中文域名:中国传统文化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