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国首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京举行,30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的老专家获此殊荣,我省著名国医楷模、浙江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何任榜上有名。
何任教授,1921年出生于中医世家,1941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从此开始中医临床工作,擅长治疗时病内科、妇科、肿瘤、疑难杂症等,是国内外研究张仲景学说《金匮要略》的著名学者、领军人物。
何老一生追求“心诚行正”、“大医精诚”,在自己教学、科研、行医济世之余,他还时刻关注着国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如今何老已近90高龄,依然才思敏捷,耳聪目明,笔耕不辍,坚持门诊;依然全心致力于中医教育、科研和中医传承。
大医何任:情怀中医心系民生
记者在见何任老先生之前,心中是有些忐忑的:一是担心在大师面前说错话,闹出洋相来;二是惶恐老先生年纪大了,不便聊天打扰太多。
采访是约在上午9点,我如约赶到时,何老已经坐在沙发上等候。何老精神矍铄、慈眉善目,满身散发着儒雅之气,在其淡定笑容感染下,记者一股说不出的崇敬和亲切油然而生,全然没有了先前的担忧,话题很自然地从此次的国医大师评选打开。
何老回忆了当代中医发展史上那两次著名的“十老上书”和“八老上书”。1984年,何任已经从医43年,在业界颇有影响,焦灼于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举步维艰,何任毅然联合其他九位当时全国著名的中医专家,呈书国务院,力陈当时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严重制度缺陷,恳切希望中央能建立独立的中医药管理系统,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0年,何任教授等8位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再次上书中央,恳切呼吁加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职能。“八老上书”得到了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不仅加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职能,并相继成立了省、市级中医药管理局。
再次想起往事,何老的脸上多了一丝肃穆,“有的老专家现在都不在了,中医发展需要传承啊。”
“除了治病救人,中医事业的发展一直是老父亲的心头大事,每当有好的政策出台,老人家就特别激动,”在何老停顿之际,他的儿子何一枫讲起何老第一次看十七大报告时的情景,“报告中有关于中医的发展,提出了‘中西医并重’,就这五个字让老父亲连说了几个‘党中央了不起’。”
“以前资料是‘中西医结合’,现在中央明确‘中西医并重’,说明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中医人就要有中医思维。”虽然已年近90高龄,但何老依然才思敏捷,谈起自己钟情一生的中医事业时尤其。
“社会上有少数人认为‘中医没有科学依据’,其实这些人是不懂中医学这门科学,中医如果没科学依据,不会延续几千年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只是现在的研究对很多中医问题无法完全破译而已。”
大师何任:行医济世全力传承
优秀的家学传承,正规的院校教育,赋予了何老坚实的中医基础,而广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让何老对中医经典及各家学术有了精邃的见解。
作为临床大家,何老在临证辨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慕名前来找他看病的人数不胜数。行医时,何任牢记孙思邈大医精诚的思想,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每个病人在他眼中都是平等的,他的使命就是帮其祛病康复。
有时他的病人太多,医院怕他太辛苦,欲回绝补号的病人,何老总会说,“他们从外地赶来。已花了不少路费,就加一号吧,我迟点休息无所谓。”
跟他学医的小女儿曾说,“我父亲这一辈子行医救人的故事,说上一年都说不光的。甚至他老人家自己生病时,都不忘自己是一名医生,还在钻研救死扶伤的岐黄之道。”
为了让中医学术发扬光大,让中医薪火历代相传,何老倾心中医教育事业,对于自己毕生所学,何老毫不吝啬,倾囊相授。
早在1947年,何老就在杭州创办了中国医学函授社,面向全国招收中医函授学员,他自编教材,亲自上课和临诊带教。新中国成立后,何老又先后担任杭州市中医学会主任委员、浙江中医进修学校校长、浙江中医学院院长等职,他一面主持行政,一面投身中医教育一线,培养中医进修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各类人才。1990年,何老被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1993年,何老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成立了“何任中医基金会”,多次向优秀教师、学生颁发奖学金。
勤苦习医、精诚行医,何老由此取得了丰硕的行医之果,而社会也给予何老以崇高的职责和荣誉。1999年,何老获中国中医药学会“国医楷模”称誉。2006年,鉴于何老在中医教育、中医传承方面的杰出贡献,中华中医药学会为他颁发了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最近中华中医药学会又授予何老“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
大家何任:博通古今儒医大质
何老不仅是位中医深有造诣的专才,还是一位古今中外兼修的通才。他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书法、国画、诗词,样样擅长;《春江花月夜》、《红楼梦》,他沉醉其中。他对西方的文艺多有涉猎,《仲夏夜之梦》、《魂断蓝桥》等他百读不厌;正是这博大的国学西艺,成就了何老的儒医大质。
何老重视对晚辈的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视对心灵的教导。他认为,一位学者,他的学术根底和自身人格是学术价值的保证。优秀的学者应该是具备坚定的学术信仰,不畏艰难,不唯书,只唯实。一位优秀的医生,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勤读、勤研、勤诊。
在交谈中,何老不只一次提到,“心诚行正”四个字,他说行医首先在于做人。做一个宽容的人,正气的人,任何时候以诚待人。
在采访中,一个细节也让记者感受到了何老的“诚”。交谈中,何老的家人给记者倒了一杯水,当时记者正在听何老讲述,他虽没有停顿,但却用手指了下茶杯,并点头做了个“请用”的姿势。记者在何老面前就是个晚辈,他竟尚且如此,真是大家风范。
谈及现代人的养生,何老认为,养生贵在养心。不是为养生而养生,诸如为了减肥而一味节食,或单纯体育锻炼等。养生贵在养心,首先将心态调整好,心态又怎么调呢?那就是荀子说过的话,‘养心莫善于诚’,诚心诚意地对待人家,人家也会诚心诚意地对待你。有诚心,讲诚信,行为正派,没有非分的想法,调好心态,这样心态才会平和。
最后,何老也提到了一个他坚持多年的养生小方,吃米仁(即薏苡仁), “米仁是个好东西,我们全家已吃了几十年,老人可以吃,小孩也可以吃。吃法也简单,烧烂即可,也可放在冰箱内,每天早晨取一碗,兑点牛奶什么热一下,空腹吃完,常年吃肯定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