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保定:创新传统文化品牌
2012-11-26 17:11:51   来源:光明日报   评论:0 点击: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又如何创新?河北保定借力文化名城之基,大力弘扬和创新传统文化,推动以创意为“核心层”和以高科技为主要支撑的新型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文化底蕴与时代文明相融合,历史文化特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保定城市新貌

  ■保定市委书记许宁:发挥历史和文化资源优势,以良好的内在品质,持久提升并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软实力。

  ■保定市市长李谦:加强文化创意,打造具有保定特色的文化品牌和京畿强市、善美保定的新形象。

  主持人语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又如何创新?河北保定借力文化名城之基,大力弘扬和创新传统文化,推动以创意为“核心层”和以高科技为主要支撑的新型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文化底蕴与时代文明相融合,历史文化特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本期《文化强市百城行》走进河北省保定市。

  ——栏目主持人 杨亮

  如今,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古城保定,正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转型为契机,全力打造“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的城市名片。

  保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国英提出,保定当前文化发展的紧迫任务,是由“说文化”向“干文化”、“抢文化”、“种文化”转变,把文化资源大市建成文化强市。

  挖掘丰富文化资源,彰显历史之韵

  保定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遗存的文物古迹分布广、数量多、级别高,在河北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在全国地级市中独占鳌头。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金缕玉衣的故乡满城汉墓、古北岳祭祀之地北岳庙等诸多历史人文遗迹。

  对历史文物严格各项保护措施。保定严格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坚持每年与所属22个县市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开展全市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对全市47处国保单位全面检查,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抽查;实施专项检查,不留安全死角,从细处着手,确保上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古莲花池拥有“城市蓬莱”美称。2009年底,在经历十余年、耗资1600余万元的恢复修缮工程后,于历史长河中湮灭了一个多世纪的清乾隆鼎盛时期“莲池十二景”又全部重现古城,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评价:书院重修,辉煌再现;莲池整饰,胜迹重光。保定大力恢复特色街区,再现古城区“明清风貌、灰墙黛瓦、书院衙署、槐柳荷花”的古韵悠风。许多“老保定”为此感叹不已:“古城历史韵味更足了!”

  近年来,保定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文物遗产保护工作越发重视,在市政府重点项目建设中,涉及文化文物项目就包括东西大街、裕华路整体修复两条线,“莲池后三景”复建、光园修复、总督署西路复建、淮军公所和清河道署搬迁修缮、末代状元刘春霖墓保护等若干个点,旧城府河段、西大园和清真寺三大片区改造也涉及诸多文物点的保护。

  在健全保护机制,加快普查建档工作的同时,充分挖掘整理、提炼加工,着力打造品牌式民族文化精品。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外展活动,有效地推介了保定文化。每年举办专题展演活动及各类大赛,充分展现保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直隶官府菜,吸纳京师满汉全席等皇帝御宴及江浙菜、安徽菜等地方菜特色,包含丰富的宴会文化内涵,涵盖古代官府美食、美器、美景、美乐、美诗文等众多灿烂辉煌的饮食文化内容。世博会期间作为河北省唯一餐饮业代表入驻上海世博园中华美食街,推出以独特酱香味著称的锅包肘子、李鸿章烩菜、鸡里蹦、直隶官府烧腌鱼、驴肉火烧等菜品,让世界记住了保定“味道”。

  加快文化建设步伐,传承文化之魂

  在传承中创新,在挖掘中发展。保定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打造出一批具有保定特色、保定风格和保定气派的精品力作,包括文艺作品、场馆建设、歌舞剧目等。坚持在创意创新创造上下功夫,拓展创意引领、科技推动的文化产业新路径。努力推动以创意为“核心层”和以高科技为主要支撑的新型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每年4月至10月的旅游旺季,《印象野三坡》每晚都会在野三坡大剧院准时开场——电闪雷鸣穿透万年历史,“涞水智人”缓缓向舞台前方走来;举世罕见的涞水高洛古乐响起,祭祀轩辕黄帝的仪式庄严呈现;涞水釜山“逐鹿之战”将古战场惨烈情景再现;涞水晋朝名将祖逖闻鸡起舞、数学家祖冲之仰望夜空探寻圆周率的奥妙;日寇铁蹄践踏华北大地,七壮士英勇捐躯,血染杜鹃……声光电的视觉盛宴过后,很多观众围在台前不愿离去,不少人意犹未尽,又买票看第二遍。他们纷纷表示,“节目很精彩,许多场景看得我们泪流满面!”

  通过深挖历史文化内涵,融合舞蹈、杂技、魔术、武术、马术、威亚特技、荒诞剧等艺术形式,《印象野三坡》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截至目前,野三坡大剧院已累计接待观众200多万人次,门票收入近3000万元,拉动了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

  目前,保定以曲阳石雕、定瓷、易县易水砚、雄县黑陶、安新苇编等为代表的传统特色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以国家动漫产业发展(保定)基地和徐水巨力影视传媒为代表的新型文化产业也迅速崛起,基本形成了以动漫游戏、工艺美术、演艺娱乐、出版印刷发行等为主体的 “两大园区”、“十大基地”的文化产业格局,成为该市新兴经济增长点。谋划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如易县易水文化产业园区、安新雁翎队博物馆及苇编文化产业园区、安国药王庙文化景区、顺平伊祁山文化主题公园、河北定州文博园等。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经营单位由原来的231家增加到525家,从业人员由原来的65万多人增加到100多万人。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72.5亿元,占全市GDP的3.62%,经济贡献率明显增加。

  在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方面,保定力求创新形式、整合内涵,让文化更“亲民”。加快做好以关汉卿大剧院为重点的东湖文化中心、苏叔阳文学馆、保定作家群纪念馆、古城文化(夜经济)一条街等具有保定特色的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继续办好敬老健身节、古城戏剧节、空竹艺术节、篮球文化节、曲阳雕刻艺术节、北岳庙祭奠、顺平桃花节、安新白洋淀旅游文化节、涞水野三坡开山节、白沟箱包节、易县狼牙山登山节、徐水釜山合符节等各类大型节庆活动。开展红色文化季、彩色周末、全民阅读日等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加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与保定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保定文化品牌形象日益彰显。(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刘敏 孙鹏)

  专家点评

  文物保护管理专家 衡志义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曾经“拱卫京畿七百载,掌控省会二百年”,是直隶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在保定城区内,积聚着大小72座衙门,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五衙同城的古城。“衙署文化”在保定市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除此之外,由衙署文化衍生出来的次生文化也有待发掘,饮食文化、戏曲文化、休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特产、小吃等等都有浓厚独特的地方特色。

  城市名片

  ■保定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辖3区、4市、18县)总人口1100万,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

  ■保定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

  ■WWF低碳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戏曲之乡、游泳之乡、全国篮球城市、全国乒乓球重点城市,因此保定也被人们称为“长寿之城”、“冠军之城”。

  ■市内拥有十几所高等院校,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为教育部直属211院校并有985优势学科平台,河北大学为河北省与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为司法部直属唯一高校。

  ■1992年即获批设立了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处于全省领先地位,部分领域处于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

  ■文物荟萃,名胜众多——大慈阁、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白洋淀、满城陵山汉墓、易县清西陵、涞水野三坡等观光景点独特、景色宜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古城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阜平县曾为中共中央北方局、晋察冀边区和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保定诞生了以著名作家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作家群。

  ■目前,该市拥有3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处国家级红色经典景区。

  ■保定目前拥有1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热词搜索:保定 创新 传统文化

上一篇:传承传统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
下一篇:用照片和文字唤醒关注 传统文化里心灵的力量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顾问团队- 支持单位- 单位章程 - 部门设置- 成员名单- 理事单位- 联系方式- 企业邮箱- 版权隐私

版权所有: 中国三农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北京舒安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 中国传统文化网
联系电话:010-85757316      邮箱: 85759339@163.com    京ICP备09064931号-2              中文域名:中国传统文化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