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大师创造了净土宗及其净土文化,开启了古印度净土佛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净土文化的新征程。他倾心于般若学,大力开讲《般若经》,创立了富有特色的中国化的佛学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部分是“法性论”。著名的《沙弥不敬王者论》等就是在此写成,慧远大师未出家时精通儒教、旁通老庄,当他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豁然而悟,叹息说:“儒道九流、皆糠秕耳!”,与湖北隔江相邻的庐山从此因僧人慧远、道人陆修静、居士刘遗民、文人谢灵运,隐士陶渊明等齐聚庐山的白莲结社,不攀附王权富贵的道风仙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的念佛净土宗法门,而名扬内外。当下研究与探索"中国化"净土文化传承、传导、传播的文化体系和知识系统,探寻净土文化旺盛净土宗生存、发展的活力、生命力与影响力,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弘法利生,发展新时代的净业,更好优化净业道风。为此。经学习、观察与研究,初步梳理东林净土祖庭文化传导体系、传导机制和传播系统,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传承文化(同归文化)。念佛同归。莲宗初祖、慧远大师是净土宗初祖,不过当时远公同行倡导的念佛法门,是以观想为主,收摄散乱妄心,进入念佛三昧,定中悟解见佛,显现不思议净土境界。与后世众性观想难为,主张称名念佛。慧远大师在东林“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潜心佛学,广弘佛法,阐扬佛理,著述佛书,形成“众僧云集、四海同归”的局面。当下僧众,大安法师开示:第一要生惭愧心,第二要生欣庆心。第三要生悲痛心。第四要生感恩心。﹤2>结社同归。慧远大师与他们的不同是以自身佛教领袖的修证为基础,不但自己发心,还兼劝师友结成莲社,共同发愿,以往生西方净土为指归。这种情形,就是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在人间的具体体现。而当时大师这样导归时,《华严经》还没有翻译出来。即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所以,赞叹慧远大师发心最早的意义,是大师在中国最早发了“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的菩提心,并且有具体的实践。﹤3>法脉同归。所谓净土,就是大乘经典所说的诸佛居住的地方,又名净界、净国、佛国。佛有无数,因而净土也应该有无数。对中国信众影响最大的是弥陀净土信仰。弥陀净土信仰根本经典主要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三部经典。随着佛教的传入,弥陀净土信仰也传入中国。到了东晋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僧俗一百二十三人结莲社念佛,发愿往生弥陀净土,这样后人把慧远奉为净土宗初祖。随后唐朝的善导大师,先专学《法华经》和《维摩诘经》等经,后归依道绰修学净土。他的著作主要是讲念佛三昧的方法,建立了一整套念佛仪规,后被尊称为二祖。唐朝末初的六祖永明延寿,明代八祖莲池大师,九祖藕益大师,清代十一祖省庵大师,民国时期的十三祖印光大师等人都堪称为佛教史上的泰斗,促使了弥陀净土更为广泛的流传。由于历代祖师的努力,使得中国佛教形成了“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佳话。从这可以看出,净土宗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及对中国佛教的巨大影响。道风同归。慧远一生勤于修学,“虽老讲经不辍”,而且注意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勉励和激发弟子。据《世说新语》载:“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座,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慧远道风亦十分严谨,“神韵严肃,容止方棱,凡预瞻睹,莫不心形战栗。”据说,有一沙门持竹如意欲以奉献。入山后宿两夜,竟不敢拿出,悄然离去。又有慧义法师“强正不惮”,久闻慧远“望风推服”,想一试真章。入东林寺,正值慧远讲《法华经》,他数次想发难提问,却“心悸流汗”,竟不敢语。慧远是东晋时期的著名高僧,在中国佛教史上建树很多。在中国,发菩提心摄取众生共生净土成为净宗历代祖师最主要的道(净)业,弘法利生,布道传法,一派人间净土,东方圣境。
二、传导文化(布道文化)。净土宗文化主要体现在如下:
莲社(僧[信]团)文化。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慧远大师见机缘成熟,遂邀集“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其中高贤十八(结社学佛,专修净业。即以慧远为首十八人,称十八高贤),既有中外高僧,又有达官贵人,还有学者隐士,在庐山东林寺建斋立誓结白莲杜,创立了中国佛教第一个社团——白莲社。东晋时,慧远大师集儒释精英慧永、慧持、道生及着名隐士刘遗民、周续之、毕颖之、宗炳、雷次宗、张野、张诠等学者居士等一百二十三人,于东林寺般若台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精修念佛三昧,以期往生西方,其所依据的经典是《无量寿经》与《般舟三昧经》。《无量寿经》所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乃是远公及莲社诸贤共修的纲宗。慧远大师以及莲社其他同伦,修念佛三昧,大多有定中见佛的体验。结社学佛,专修净业。其中以慧远为首十八人,称十八高贤。史料记载:慧远大师禅定中三次见佛。刘遗民专念禅坐,始涉半年,定中见佛,行足遇像,佛于空现,光照天地,皆作金色。于东林寺结白莲净社,共同发愿往生西方,人人皆有往生之瑞相,开创了净土法门在震旦国的弘扬。莲社初开,影响深远。此后,历代祖师、善知识续焰传灯,莲风遍布中外,源远流长。慧远大师的莲社,以同修净业、共期西方为宗旨,共同发愿往生西方安乐净土,熔释、儒、道于一炉,开启了我国西方净土信仰和佛教中国化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自幼归依三宝,与佛教因缘颇深,与佛门修行中人良多交往。在谢灵运心中,最崇敬的人是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曾亲赴参礼,为其建莲池,池中栽种白莲,“白莲社”由是得名。在刘遗民领命所作的《西方发愿文》中。《西方发愿文》全文434个字,行文流畅,言简意赅,以和美的音韵、崇高的意境,抒发着对西方极乐世界由衷神往之忱,感人至深。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结莲社,率众精进念佛,共期西方。凿池种莲花,在水中立十二品莲叶,随波旋转,分刻昼夜作为行道的节制,称为莲漏。由于修行的理论与方法正确,莲社123人,均有往生净土的瑞相。远公临终预知时至,将一生三次见佛的事实告知弟子,制订遗嘱,依古礼露其形骸于松林,与鸟兽结缘。至期果然安坐而化,上品往生。享寿八十三岁。慧远创立了由僧俗(士大夫)两界组成的庐山佛教中心,慧远大师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上的贡献,是独一不二的。 由于慧远大师的德望,从而构成时值庐山东林寺为南地佛教中心,与罗什所居止北地长安消遥园平分天下的汉传佛教中心大格局,并成为中外僧俗,望风遥仰。「东向稽首,献心庐岳。」 。
门徒文化:在慧远言传身教和严谨道风影响下,造就了一批独当一面、学识俱佳的高足弟子,“从者百余,皆端整有风序。”道眪,“骏通经典”,为豫章太守王虔“入山谒,敬请为山中主”;昙邕,“内外经书,多所综涉”,一直作为慧远与各地高僧联系的特使,传递佛论,历时十余年;昙诜,自小从慧远出家,“勤修净业”,五十年如一日,息影山林,弘法不倦。若此之徒,难以殚述。他们或长居庐山,收徒创寺,研经弘法,或学成出山,住持一方,张扬净业,为东晋南朝时期庐山佛教事业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作出了很大贡献。当时,受慧远影响而追随其左右的还有他的弟弟慧持、姑母道仪和同门慧永、慧安、山阴、慧静。他们在慧远的扶植资助下,创立了数以十计的寺庙,培养了大量门徒。在他们共同努力下,最终形成了一个以慧远为核心的、与北方规模宏大的罗什僧团遥相呼应的庐山僧团,使庐山成为南方佛教中心。慧远死后,着名文学家谢灵运在《慧远法师诔》里追述了当时盛况:“昔释安公振元风于关右,法师嗣法流于江右。闻风而悦,四海同归。尔乃怀仁山林,隐居求志。于是众僧云集,勤修苦行。五百之季,仰绍舍卫之风。庐山之阴,俯演灵鹫之旨。洋洋乎,未曾闻也。”僧传上亦有慧远在庐山“率众行道,昏晓不绝。释迦余化,于斯复兴。既而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宾,并不期而至,望风遥集”之记载。
译经文化。以弘法为本,广开译路,普泽四海。
(1)外来译经。慧远大师虽则是净宗行人,然对大乘各宗各派的弘传事业,都怀着以极大的热情予以推动。以弘"法“为尚的精神,突显出一代宗师的德操及佛性。弗若多罗是专精《十诵律》部的学者,曾与鸠摩罗什合译《十诵律》,不幸未译完,就忽尔去世。远公对此非常慨叹,痛惜大法不能东来。后来,以律藏驰名的昙摩留支来到关中,远在庐山的慧远大师即遣弟子昙邕入秦,亲笔致书昙摩留支,请他发心将未译出的《十诵律》余分翻译过来,昙摩留支受慧远大师的至诚所感,遂将弗若多罗未竟的部分译出,成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比丘律藏。鸠摩罗什大师佛学精深,独步阎浮,于姚秦时代入关,大兴译场,学者云集,罗什亦曾把自己在长安新译的《大品般若经》送给慧远。罗什在译出《大智度论》后还特地由后秦主姚兴代为恳请慧远作序,成为北方佛教的中心。慧远大师常常修书通好,殷殷致问,请教修证佛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其问答内容具见《大乘大义章》),表现出慧远大师作为一代祖师,心胸广大,谦谨好学的风范,亦是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佛陀跋陀罗尊者,又称觉贤,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释迦族,甘露饭王后裔。以精通禅律驰名,于义熙四年(408年)来到长安。觉贤三藏因被人指斥显神通而见摈于北方,慧远特遣弟子昙邕入关,替他们和解,由于觉贤不愿再回北方,便投奔慧远大师。慧远长老予以热烈欢迎,邀他加入莲社,请他翻译佛经,并以负责的精神致书国主姚兴,为觉贤解除了被摈的处分,恢复了觉贤的名誉。后来,觉贤又被邀到建康道场寺,译出《华严经》(晋译六十卷)、《僧祇律》等佛典13种共125卷,为大乘瑜伽学说东流开了先河。华严宗风的阐播,亦造端于觉贤的南下。南下的觉贤,所以有造于我佛教,其功仍在慧远大师。假定不是慧远大师的宽宏大量,觉贤虽怀大法也无由播扬。觉贤三藏终生不忘慧远大师的知遇之恩,遗嘱圆寂后骨灰安放东林寺,其舍利塔建在东林寺。觉贤是历史上第一位葬在庐山的外国僧人。慧远积极吸引和组织西来僧人翻译佛经。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慧远请“博识众典”的罽宾(今印度西北)沙门僧伽提婆来庐山重译《阿昆昙心》和《三法度论》,并亲为之序。不久,他听说西域沙门昙摩流支携《十诵律》入关,又特遣弟子昙邕致书祈请译出《十诵律》。这时,他“每慨大教东流,禅数尤寡”,又请遭鸠摩罗什门人摈斥,以“禅律驰名”的佛陀跋陀罗来山译出介绍达磨多罗和佛大先禅法的《达磨多罗禅经》二卷,并作序强调修持禅业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他还派遣弟子法净、法领等人“踰越沙雪,旷岁方反”,在西域求得了大量梵文新经,使之得以传译。
从庐山走出了法净、法领、宝云等西域求法僧,尤其法领之行,请来西域高僧四人及方等新经二百余部,被僧肇赞为千载之津梁,宝云亦在此过程中成长为译经高僧。慧远在庐山修建般若精舍,延请高僧,翻译经典,先后有僧伽提婆、佛驮跋陀罗等高僧在庐山译出多部经典,促进了佛教义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道流、道祖等人编辑了《魏世录目》、《吴世录目》、《晋世杂录》、《河西录目》等经录。“渭滨务逍遥之集,庐岳结般若之台”,庐山般若台因此与长安逍遥园并誉。 由于慧远的大力提倡和积极组织,使佛教经、律、禅法等得以在广大的江南地区盛行和流行,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亦使东林寺成为闻名全国的译经研佛的中心和基地。天竺高僧觉贤,本名佛陀跋陀罗,北天竺迹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释迦族,甘露饭王后裔,十七岁出家,以精通禅律驰名。他于义熙四年(408)到长安。初与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甚为融洽,后因学风、师承不同渐有分歧,为罗什门人所抨击,被迫离开关中。在慧远大师邀请下,觉贤加入莲社,并在东林寺翻译大量佛经,六十卷《华严经》即译于此地。由于慧远大师崇高威望,觉贤得以顺利恢复名誉。佛陀跋陀罗尊者在七十一岁时圆寂,他终生不忘慧远大师的知遇之恩,遗嘱骨灰安放庐山东林寺,舍利塔亦建在东林寺。佛陀跋陀罗尊者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葬在庐山的外国僧人
(2)本士译经。″走出去":东晋时代,佛法虽已不断地传入,然尚不完备,所以梵僧来华弘化者,仍然络绎不绝。慧远大师感于法道有缺,曾派弟子法净、法领等西行取经,得到诸多梵本佛经。远公遂于庐山置般若台译经,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私立译场的第一人。”庐山东林寺与长安逍遥园鸠摩罗什大师的译场,作为南北二大佛教中心。即庐山般若台与长安逍遥园并列为两大译场。
“请进来”:以谢灵运为代表人。谢灵运是大文学家,大文豪,大知识分子,是当时少有懂梵文的人,华梵俱通,参与到译经润文行列中,使经文更符合国人阅读习性。如对昙无谶译的《大般涅槃经》加以修订,文辞更加精美。与慧严、慧观一起对当时翻译的五十卷《华严经》进行润文,校对,使经文更对华文口味,简洁明了,法义晓畅。后来分卷增成六十卷,即今流行的佛陀跋陀罗译的《六十华严》,可窥一斑,读来魏晋玄风,扑面而来。在义理思想上,谢灵运更加推崇道生法师顿悟成佛学说,慧远大师亲著《辨宗论》、《法性论》,予以论证宣扬,对教理法义加以发挥,足见康乐悟性之高。相传鸠摩罗什大师读到慧远大师所著《法性论》,大加赞叹云:「边国人未有经,使暗与理会,岂不妙哉!」。慧远游刃于各种佛理之间,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的体会,在庐山写下了大量的佛教着作。慧远曾云:“经教所开,凡有三科:一者禅思入微,二者讽味遗典,三者兴建福业。”禅思入微是一种具体修行活动,讽味遗典则与上云佛经传译相关。据史料记载,慧远“所着论、序、铭、赞、诗、书、集为十卷,五十余篇,见重于世”。其中现存于世的《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袒服论》、《三报论》和《明报应论》四篇论文尤令人瞩目,对后世佛教思想影响极大。
诗寺文化:慧远还以诗结友,以文交官。其时,他经常与陶渊明等人“话茶吟诗,叙事谈经。”亦曾与殷仲堪洽谈甚欢,深得殷之钦敬,赞叹不已,“师智深明,实难庶几。”他通过此举为振兴庐山佛教开辟了一条蹊径。唐代时,来东林寺游观的文人权贵更是不绝于途。着名诗人李白、白居易、孟浩然、杜甫、韩愈、李颀、王昌龄、李端、韦应物、张九龄、张乔、杜荀鹤等都曾寄寓东林寺,与僧谈禅论政,诗词酬酢,留下了大量的抒情、咏怀、描景、唱和之作。其中白居易《读灵彻》一诗写道:“东林寺里西廊下,片石镌题数首诗。言句怪来还校别,看名知是老汤师。”诗作之多,游人盛况由此可见一斑。其间,唐相裴休书寺额,牛僧儒题神运殿额,颜真卿写寺名,柳公权书《复东林寺文》,留下了丰富的书法碑刻珍品。史书中亦有寺中“唐碑甚多”之记载。这些作品或浑厚遒劲,或圆婉可爱,或飞腾有致,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颜真卿“题名最为时所传”,被誉为“颜书之冠冕”,为东林寺增色不少。等留有诗章,有“满寺万诗咏,一步一惊心”之说,堪为天下第一诗寺。从司马望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或陈运和等诗文名家1500余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全宋诗》怀悟《庐山白莲社》:晋室陵迟帝纪侵,群英晦迹匡山阴。楼烦大士麾尘尾,十七高贤争扣几。才高孰为文中龙,返使伊人思谢公。烟飞露滴玉池空,雪莲蘸影摇秋风。
高贤文化。佛陀跋陀罗尊者、智者大师、鉴真大师、李世民、刘遗民、谢灵运(中国山水诗鼻祖--东晋名士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韩愈、白居易、柳公权、王安石、苏东坡、李白、陆游、杜甫、杜 牧、杜荀鹤、刘长卿、王昌龄、李邕、王阳明、黄庭坚、周敦颐、岳飞、范成大、朱熹、康有为。慧远大师以文会友。据传,慧远大师能诗善文曾作《庐山记》和《咏庐山诗》。当年,慧远在弘法之余,常优游山水,吟诗作文,日积月累,不觉成帙,结成十二卷文集,今基本散佚,仅存《庐山东林杂诗》和《游石门诗并序》等少量诗文。前者是现存有关庐山的诗篇中最早的作品,后者则开创了我国山水散文的先声,是我国山水散文中的重要一笔。慧远的诗文往往渗透着一股佛家气息。借诗文直意禅学,融佛理于诗文当中,是他诗文的一大特色,这对庐山佛教文学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居士文化:由于慧远“内通佛理,外善群书”,殷仲堪赞之学识“实难庶几”,因而受到了广大文人学士隐者的普遍欢迎。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遗民、雁门周续之、新蔡(今河南新蔡)毕颖元等人皆“弃世遗荣,依远游止”,张铨弃散骑常侍不做,入山“依远公研穷释典”,《豫章记》作者雷次宗,着名画家宗炳也“执卷承旨”,聆听慧远讲经释典。据说,一向“负才傲俗”谢灵远也对慧远“肃然心服”。他多次往见慧远,客居东林,谈禅写经,与慧远结为忘年之交,并“穿凿流池之所”,方便寺水,美化寺景,还为慧远所立石佛影作佛影铭——《万佛影铭》。慧远死后,谢灵运悲痛不已,远致祭礼,为慧远撰写《远公祖师塔铭》,充分肯定慧远为佛教的一生,盛赞慧远“孤松独秀,德音长往”。在慧远的感召和影响下,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居士群,并与他一起共同致力于往生净土的宣扬。
碉刻文化.晋建甘露坛,续佛慧命,弘道传法,成为中国佛教重要戒坛。唐刻陀罗尼经幢,石雕护法力士,柳公权残碑等珍贵文物保存至今。唐代尊胜陀罗尼经幢(公元683年),为东林寺现存最古老的石刻;译经台——昔日远公请西域经师来东林寺译经驻锡之地;柳公权残碑;康有为题刻;李邕《东林寺碑》并序。聪明泉,出木池,护法力士,六朝松,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碑》,王阳明诗碑等。从东晋远公与西域经师译经驻锡的译经台,到 清末康有为题刻的《柳公权残碑记》。
罗汉文化。五代五十余年间:长江以南的东林寺,兼之扬吴与南唐李氏君主均信佛教,东林寺仍保持了昔日唐时盛况。南唐李主还造铸铁罗汉五百尊入东林,由寺僧建阁供奉。陆游《游东林记》中曾提到:“登华严罗汉阁,阁与庐舍阁钟鼓鼎峙,皆极天下之壮丽,虽闽淅名兰所不能逮”。
藏经文化。唐时,东林达到鼎盛,“殿、厢、塔、庑,共三百一十余间,规模宏远,足称万僧之居”,门徒数千人,收藏经书万余卷,名列全国寺院之首。
寺画文化。叶梦得《白莲社图记》云:“寺旧不甚广,元丰间,老南之徒常总主之,寺始扩大,雄丽庄严,遂为江湖间第一”。清光绪年间《江西通志》也称赞当时盛况”厦屋金碧,照耀云烟,丛林之盛,近古未有。元丰三年,北宋大画家李伯时来东林寺,特绘成《十八高贤图》。其后李伯之,晁补之,叶梦得各作《白莲社图记》。《十八高贤图》出自宋代画家李龙眠之手。据说,慧远在元兴元年率贞信之士123人凿池种莲,建白莲社,共期往生净土,其中最有成就的有十八儒释,被誉为莲社十八高贤。根据这一传闻,李龙眠花用了三十八天时间完成了这幅传世佳作。李元中、晁补之、叶梦得等先后为图作记,留下了“龙眠绘事殊千载,如见东林结社时”的赞语。如今,《十八高贤图》雕像仍存于寺之“影堂”,栩栩如生。
景观文化。《聪明泉》东林寺玉佛楼后,有一泓清泉四季不涸,叫做“聪明泉”。传说东晋名将殷仲堪到东林寺拜访慧远大师,二人行至山脚,见有此处苍松翠柏、泉水潺潺,便于此听泉谈《易》。殷将军博学多才、能言善辩,慧远大师指泉赞道:“将军之辩,如此泉涌,君侯聪明,若斯泉矣!”此泉因此得名“聪明泉”。唐太宗曾手书“聪明泉”三字,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亦有诗云:“一勺如琼液,将愚拟圣贤。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后人均刻碑留念。直到现在,许多到东林寺览胜的游客都要饮上一勺“聪明泉”水,寄托了人们追求智慧的美好愿望。《出木池》传说在东林建寺之初,慧远大师为筹集木材而发愁。一日,远公寐至夜半,梦中忽见一位自称“庐山之神”的白须老人对远公言道:“此处幽静足以栖。”这天夜里,天空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等到天明的时候一看,殿前的池塘中已涌出了许多上好的木材,解了慧远大师的燃眉之急。这都是慧远大师诚心鉴于天地,德行有感于神灵,故有此神助。后来,慧远大师以此木料所建之殿堂就命名为“神运殿”,涌出木材的那口池塘就叫“出木池”。《六朝松》六朝松(东晋)三笑堂前有古松一棵,虬枝盘结、树影婆娑。传说此松为慧远大师亲手所植,本名为“罗汉松”,因植于东晋,已有1600多年历史,故称“六朝松”,有人亦将它誉为“庐山第一松”。据传此松颇具灵性,几度枯荣皆与东林兴衰息息相关:寺兴树则荣,寺衰树则枯。如今又见六朝老松枝繁叶茂,当知中华国运绍隆,东林祖庭亦必道场再兴。
典故文化。1、千年白莲故事:气势宏大的天王殿滚圆龙柱前,一方莲池,格外引人注目,庐山清泉注入池中,荷花盈池繁茂竞秀,碧水白花相映生辉,池中假山耸立着泥塑滴水观音,容颜慈祥,俯视山门。东林白莲(即青莲华),花色青白,丰满清香,每朵有130余枚花瓣,其品种之罕有中外驰名,皆是远公当年亲手栽植。东林白莲:江州司马白居易有《东林寺白莲》赞曰:“东林北水塘,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菡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飊散芳馨。池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白莲结社》:慧远于东晋元兴元年(402年)在庐山般若台之阿弥陀佛像前,与刘遗民等123人,立了西方往生之誓愿,行持念佛三昧。这年,他67岁左右,这个结社之被称为白莲社是由于在山之东边和西边的池塘种了白莲。参加结社的僧侣里,除了慧远以外,还有意永、慧持、道生、佛陀耶舍(罽宾国婆罗门种)、佛陀跋陀罗、慧睿、道恒(347--418),道敬(369-420),昙顺(347-425),道昞(365-435)、昙诜(361-440),而且也有俗人身份的刘遗民(354-410)、张野(350-418)、周续之(377-423)、张诠(359-423)、宗炳(374-442)、雷次宗(386-448)等人。慧远在阿弥陀佛像前聚集着包括这18位名士和其他门徒共123人,祈祷在西方极乐世界再生,慧远是净土宗之创始者,也是初祖,但他兼备禅净两宗的修为。对于他们修行的念佛三昧,慧远在《念佛三昧诗集》序文里规定,“三昧是,把念头集中到一处而变为寂静的行为。”而且,“有很多种类的三昧,那个名称也很多,其中具有很高的功德而容易实行的是念佛(三昧)第一”,慧远是般舟三昧,他说“功德高,容易修行的是念佛第一”。这样的念佛三昧是根据支娄迦谶翻译的《般舟三昧经》来的。形成兜率往生的思想,进而形成西方往生之思想,他翻译《无量寿经》六次,在《般舟三昧经》等的序言中推崇阿弥陀佛。此外,由于其师道安作净土论鼓吹弥陀之思想,很赞赏净土信仰,这一师承到了慧远,成为纯然的信仰中心的结社,但在慧远以前可以代表实践佛教的净土教的中心的阿弥陀佛信仰,到了这个时代只是维持那个传统而已。像这样白莲社是值得注目的弥陀信仰运动,它基本上根据《般舟三昧经》之教说,他们用严格的持戒和卓越的冥想在心里念了阿弥陀佛,实际上或者在梦里见到阿弥陀佛,终归愿意离开因果轮回的世界而居住到西方净土。 而且慧远在《念佛三昧诗序》中说:整个三昧,那个名字非常重要,功高、容易向前去的是念佛。为了得到这个念佛三昧,他在般若台每天念佛六个小时而向西方净土礼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慧远多么恳切至诚地修行念佛。他们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千遍,做了48拜,每天礼佛,白天3回,晚上3回,精勤而不懈怠,发愿坚固。这样的白莲结社渗透到了一般庶民男女之间,在佛教寺院每年从8月1日到7日举行称为白莲会的盛大的法要式,中国社会普遍受到了慧远净土思想的影响。到了元、明时代,作为全社会的信仰流传下来,开了中国净土教的先河。这个净土教之团体从一个方面可以说是佛教教团发展的一个形体,到了近代也常常有慧远之遗风,称为庐山流的念佛,把念佛和禅的一致当做宗旨,和昙鸾、道绰、善导大师等倡导的净土教有点儿不一样,但是作为中国净土教之创始者,慧远对后世净土教徒的影响很大。2,《虎溪三笑》:东晋时,著名的禅宗法师慧远在庐山修行,三十馀年间,不但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从不越过虎溪。一日,诗人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两人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相谈甚欢。后来,慧远送他们下山。到了虎溪,三人耳旁虽不时传来老虎的鸣号声,但因为谈得太热烈,竟完全没发觉。直到越过了虎溪,三人才惊觉,但旋即会心地纵情大笑起来。原来,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破除了不过虎溪的执念,笑声传递了他们难以言喻的欣喜之情,自然也成了名垂千古的美声了。“虎溪三笑”的故事虽经史学家证实为后人编造,但反映了儒、释、道三家相互交融的一面,为历代名士所欣赏。李白在《别东林寺僧》一诗中就写道:“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至今东林寺内的“三笑堂”和蹲伏在虎溪桥畔的石虎,都源出这则传说。明朝成化帝宪宗朱见深登基不久绘制的《一团和气图》亦是以虎溪三笑故事为题材,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乍看如同一人,细看实为一孺、一僧、一道三人合抱相视而笑,构图精巧。
趣事文化。1、慧远大师率众初抵庐山时,寻找创立寺宇的地方。一日与诸弟子访履林涧,疲息此地,群僧并渴,率同立誓曰:“若使此处宜立精舍,当愿神力,即出佳泉。”尔时,慧远大师以锡杖掘起,清泉涌出,因之构筑堂宇。其后天尝亢旱,远公率诸僧转《海龙王经》,为民祈雨。转读未毕,泉池中有物,形如巨蛇,腾空而去。俄而洪雨四澍,旱情缓解。以有龙瑞,遂名龙泉精舍。2,建造东林寺之初,木材匮缺,远公为此发愁,夜梦山神禀告:“此山足可栖神,愿毋他往。”当夜天空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殿前水池中,涌出许多上好的木材(出木池遗址尚存东林寺)。刺史桓伊大为惊讶,更加相信慧远大师是神僧,召呼百姓出工出力,建寺速度加快。因将大殿称作神运宝殿。3,陶侃在广州作刺史时,一渔人见海中有神光,撒网至放光处,得金文殊像,上有“阿育王造”的字样。陶侃以此金像送武昌寒溪寺供养。后来,寒溪寺遭火灾,殿寺全被焚毁,唯有金文殊像及其供像的殿堂得以幸存。陶侃移任江州作官后,派人迎请金文殊像,谁知金像抬上舟船便沉到水底,多次打捞,了无踪迹。当时有民谣云:“(金像)可以诚至,难以力招。”东林寺建成后,慧远大师至江上虔诚祷之,金像忽然浮出水面,遂恭迎金像至神运殿,另造重阁以供奉,并制文殊瑞像赞。4、在新寺东侧矗立着一颗虬干茂密的罗汉松,据传为慧远手植,古层冰称之为六朝松。松旁立有碑记,是东林寺历史的重要见证物之一。“影堂”中一副对联写道:“莲花独寻千载后,松柏犹香六朝前。”。
中兴文化。《聪明泉》系慧远大师与荆州刺史殷仲堪辩论之处,聪明泉碑名为唐太宗手书。聪明泉后沿石阶上攀,有谢灵运译经台、远公塔院、尼泊尔高僧佛陀跋驮罗塔院。复建后的东林寺,主体建筑以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向前后延伸,往左右展开。大雄宝殿为仿宋重檐歇山顶式,飞檐翘角,琉璃碧瓦,古朴端庄。殿前铁制香炉高耸、殿中三世佛像庄严。大殿两侧为东西两座罗汉堂,系香港排名前10位巨富陈庭骅先生捐赠50万元港币重建,500罗汉造艺极高,艺术风格生动朴实,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大殿前的天王殿和大殿后的玉佛殿(藏经楼)、祖师殿(三笑堂)、十八高贤殿(影堂),均为香港地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环集团有限公司主席施展熊先生捐款150港元所建和重建。玉佛殿内供有侨居缅甸的傅风英女士赠送的玉石坐佛和重达4吨的玉石卧佛,藏经楼内藏有乾隆版《龙藏》、日本赠送的《新修大正藏》及美国、台湾、香港赠送的《大藏经》等珍贵经书。
和融文化。慧远在授徒弘法的同时,还大力营构寺宇。当时庐山西北麓的许多寺院,诸如龙池寺、清泉寺、龙泉寺、圆觉寺、中大林寺、上崇福寺、上化成寺等都是慧远营建的。
三、传播文化(人间佛教文化)。净土宗文化弘法实现最大化,便利化,不受场地,不受外界条件限制,只要心存念佛,发心行愿,就能坚信往生极乐。这是慧远大师将古印度净土佛教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的一种汉传佛教的修行理念、修行制度、修行模式全新创造,殊胜无比。
其一、净土平台(道场)传播(历代)
1,中国化。慧远大师的净土思想是古印度净土教在中国初始弘传的理论结晶,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同时又与东晋时代苦难现实的催化以及慧远大师个人修学背景相关。超越因果轮回的捷径——往生净土。慧远大师净土思想的形成,肇始于其对识神不灭、三世因果、轮回报应之笃信。由神识不灭的理念,推衍三世因果论,以破斥俗人怀疑善恶无现实验证的瞽论。远公依据佛经的业报论加以诠释:业有现报、生报、后报三种类型。慧远大师深信神识不灭,三世轮转的生命理念,净宗念佛法门,便一往情深,专注期生西方胜妙净土,永享常乐我净之妙乐,亦成为莲社的精神理念。渗透禅智的念佛思想。慧远大师念佛思想与其修学背景密切相关。从汉至晋,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主要是般若与禅学两系。慧远大师出家后,跟随道安大师25年,受其熏陶影响甚大。道安大师的“本无论”是般若学六家之一,认为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道安大师的修行方法是般若与禅法并重。般若是理论,禅法是实践,二者不可偏废。只有通过禅法的修持,才能真正悟证般若,臻于法性境界。对念佛三昧的诠释中。慧远大师写道:“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慧远大师首先开示三昧的内涵境界,初以耳识闻信弥陀名号,次以意识专注忆念。念到极处,人法双亡。如是第六识脱落,则第七末那识自然不行,即是思寂。这样巨浪微波,咸成止水;浓云薄雾,尽作澄空。唯是一心,更无余法。内在智光得以显发,慧光鉴照洞明一切幽玄,生发无穷的妙用。慧远大师进而阐发念佛三昧是诸三昧中最殊胜的。即慧远公由入三昧→见佛→往生,形成其净业修证的脉络路向。慧远大师念佛,以信心契入,着重凝观禅定,入三昧境界,即可随宜应物,显现妙境,终能见及佛境。受佛力法力之加持,坚固皈命西方极乐世界之愿心,命终得以上品往生,此即远公禅观念佛之要义。慧远大师创造了“结社念佛”模式,慧远大师这种别具一格的念佛思想与实践,在当时的佛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净宗在中国生根广被,作出了重大贡献。“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彼只在行上讲究。”行四十八大愿。净土五经分别指《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净土五经通常与《往生论》并称五经一论,为净土宗之核心经典,《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由净土宗泰斗印光大师增编合为五经。其中《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三经专谈净土缘起事理。其余诸大乘经,亦与净土密切相关。
2,生活化。净土念佛法门,净土佛号"阿弥陀佛“,采用“持名念佛”的途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持名念佛。“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号。“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是一个大秘密。“阿”在梵文中的含义,包含了:无量、无边、无际、无限、空、大、清净等等,很多的意思。总之,是一切众生的生发音,是开口音。“弥”是时间、寿命、无限的延长、延伸、连续绵远.无尽止的延续、伸展。“陀”是光明,无限的光明,无量的光明,无边无际、无尽的光明,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六字真言——唵(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总之,“阿弥陀佛”即是无量寿、无量光。这便是一个大秘密。佛的身、口、意三业之清净,发善心,说善话,做善事,福德智慧之圆满,以及佛土之无尽庄严,这都是佛恩赐给我们的真、善、美、慧圆满之果,三界六道不是久留之地,西方极乐世界才是我们本有的家园;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走在回家的路上,当下我们的身心就会得到安稳和安乐。修学净土法门, 唱念东林佛号。“四字自念,六字随众。”
3,大众化。“南无阿弥陀佛”,人人能念,个个能行。这一句佛号下手最容易,无量法门里面没有比这个更容易的,这是最容易的,这一句佛号。对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 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智愚闲忙,不分文化高低,不分富贵贫贱,不分中外,不分时间,不论身体健全,每个人都能念,随时随地都能念,“随人可念”,任何人都可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只有六个字,或者念四个字,“阿弥陀佛”,四个字您嫌不便,念三个字“阿弥陀”也行,三个字嫌不便,念两个字“弥陀”也行,两个字您嫌不便,念一个字“佛”也行!如果到临终,一个字也念不出来,心中知道,也行!如果诵经呢,一部经好几千、好几万字,就不容易了,还要识字,念“阿弥陀佛”,不识字也会念哪。念佛“随地可念”,诵经就不一样了,不在经堂、不在房间就不能诵经,脑子打闲岔还不行——念佛随便,菜市场可以念,公共汽车上也可以念,马路上也可以念;“随时可念”,对不对?晚上睡觉的时候,靠在床上也可以念,心中默念,甚至上班的时候,清闲下来,心中马上就可以念;“随人可念”,任何人都可以念。你会心地善良,感恩三宝,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骂我的人,讲我的...它可以让我们拥有感恩心,净土法门——阿弥陀佛的大愿力让我们无尽的感恩,思想平静,杜绝一切邪念。慧远等人创立的来生转生净土,达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途径,异常简便,只要静坐入定,专心观想佛的种种美好相貌及所居佛土的美妙庄严而已,即所谓“观想念佛”。这种成佛方法因简捷易行,易被一般群众接受而大大推进了净土信仰在南方的传播。对此,《豫章诗话》中说得很中肯:“净土之旨,虽闻于震旦,而弘阐力行,俾家喻户晓,则自远公始。”因此,它虽与净土宗所提倡的“称名念佛”并不相同,但慧远仍被后世净土宗尊奉为初祖而顶礼膜拜。
4、平台化。一是开门请”贤“。在唐代,东林寺拥有一大批德高望重、禅学精深、才识俱佳的高僧。熙怡大师“体识深静、风度端敏”,四方学者“差宥继踵”;景云大师为“行道者随,践迹者归”,“升堂者思,入室者悲”,威望极高;处默和尚能诗善文,被誉为诗僧;神凑参加过官办的“经律论三科”考试,“志在《楞严经》,行在《四分律》,其他诸教,余力则通”,东林弘法三十多年,名声显赫。他们凭借满身佛学和一身才气与妙擅诗文、通晓禅理的文人墨客频繁交往,深相结纳,建立了很深的感情。神凑与白居易友善,两人常相伴出游。神凑去世,白居易作塔铭以为悼念;熙怡大师与颜真卿、赵憬、卢群等是“参禅之侣”,常在一起谈经论道,往来唱和;灵彻与韦丹为“忘形友”,同刘长卿、朱放、权德舆等关系亦密切,诗词酬酢频繁,“倡和诗什颇多”。他们借重这一亲密关系既大肆宣扬了东林寺,扩大了东林寺的声名,亦求得了文人们的关心和扶持,进一步巩固了东林寺的优势地位。熙怡在江州刺史冯翊的支持下“构胜宇”和与姜公辅、颜真卿、杨凭、韦丹“十有八会”的上恒大师为九江守李公康专请住持东林寺便是很好的例证。二是传书纳”释“,慧远大师却并没有与世隔绝,闭门修法,而是始终与北方佛教界和海外学侣书信往来,切磋禅学,研经释典,并与社会各阶层人物保持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充分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广博知识努力调和佛法与名教的关系,护法传教,推动了佛教在庐山乃至全国的广泛传播。
5、规范化。大型道场,佛事活动,僧徒信众念佛号标准化,规范化,即″南无阿弥陀佛"十六个节拍。第一句佛号重音放在“南无”上,寻求归命的那种悲痛感觉。第二句佛号重音放在“阿弥”上,找到了归命的对象原来就是阿弥陀佛,唯有阿弥陀佛在当下的绝望之际才能相救。这时候要唱出找到阿弥陀佛的一种庆幸,无量劫以来稀有难遭难遇。第三句佛号重音放在“陀”字上,要唱出我们跟阿弥陀佛同体的那份惭愧里面的一种安乐。第四句佛号重音再次放在“阿弥”上,要唱出对阿弥陀佛拯救我们法身慧命、安立在无忧恼处、令我们快速成佛的那种感恩。所以这样一来,四句佛号就有一种宗教情怀在里面了,你这时候一念,就跟这句佛号内在的愿力光明,佛所传达的一种信心就能够相应。相应就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大安法师开示,社会上的说法——一加二。首先“一”,就是唱念的心态,唱念心态是要有宗教情怀,净土特有的情怀。今年我们写的贺词是“思归”。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阿弥陀佛大慈悲心给我们这样的一种拯救力量就在当下,而我们这些子(就是儿子,子女们)现在是什么状态呢?是迷子!我概括“三子”啊,我们现在的状态是迷子,迷惑颠倒,迷失三界的儿子;是浪子,流浪三界的儿子;是逆子,叛逆之子,不孝顺的儿子。今生得人身,闻到净土法门,我们“三子”要有一个根本的改变。要用觉子、归子和孝子的心,去忆念慈母。这是我们第一个念佛的心态。“一加二”的“二”是指什么呢?“二”就是两点要注重的:第一,注意节拍,原来就是拉得太长了,拉得太长就没有满足东林佛号在操作层面上的一个要求——一口气念完!节拍一拉长一口气就念不完,就会变成三口气,“南无”停一下,“阿弥”停一下,“陀”停一下,那就念得支离破碎。所以一口气念,怎么念?第一,节奏上,不能太长。所以我们现在有一个音谱,“南无”五拍,“阿弥”五拍,“陀”四拍,“佛”一拍,这就十五拍,中间停顿六拍,一句就是21拍,相当于21秒。乐众法器要注意,尽量精确,如果即便有误差也只是误差一两秒,最多两三秒,不可能一下子从二十一秒变成了二十五、二十八秒,二十八拍那一口气肯定是念不下来的。那这口气,你要念下来必须是“深呼吸”,所以要练习啊,深呼吸就是气沉丹田,是用你的丹田去念的,不是你胸腔去念的,这就是外面大自然气和你内在的真气要融为一体,所以要有点导引,要把这个气导引到丹田。总之你的气要气沉丹田,那这口气吸下去之后就是我们唱念的资本,法器一响,你要把这口气平均地用在六字上。所以要注意舌尖随时要顶住上牙龈,当你放了一点气要把它顶住,不要让它全都漏掉了,节省着用。你不能“南无”一下就出了一半、甚至一大半气,那你一口气肯定不行。所以这里要注意,一定不能念成三口气,“深呼吸”这是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就是注意“抑扬顿挫”,原来第二个毛病就是拉得太长,又很平,平平淡淡,所以念得就想睡觉。这个佛号是要有高音、次高音、轻音、抑扬顿挫来表达的,一则是音乐审美的要求,二则更是宗教情怀的表达。东林佛号必须要深呼吸,用腹部去念,才能念出那种哀亮的感觉。一句佛号是21个节拍。东林佛号是四五节拍的节奏,“南”是两个节拍,“无”是三个节拍,“阿”是两个节拍,“弥”是三个节拍,“陀”是四个节拍,“佛”是一个节拍,中间停顿六个节拍,就是二十一节拍,也相当于二十一秒。笫一第一句,重点放在“南无”上,就要唱出我们在生死旷野当中寻找一种救助力量那样的渴望——“南无”。
第二句,重音放在“阿弥”上,在苦苦寻觅的过程当中,我终于找到了:原来拯救的力量就在阿弥陀佛那里!要唱出找到阿弥陀佛的这份欢欣。
第三句,重音放在“陀”字上,是要表达:当我找到阿弥陀佛的时候,原来我跟阿弥陀佛是同体的,我就在弥陀的心中呼唤,阿弥陀佛就在我心中拯救,每一句佛号呼应是同时的。这样就会唱出同体感的那份安乐。
第四句重音又放在“阿弥”上,当我们视为跟阿弥陀佛同体的时候,回光反照,原来我能念的心就是阿弥陀佛,要唱出这份自性弥陀的自信、自肯、自尊的感觉。
东林佛号就是第一句向外的寻找,和第四句向内心的回归,构成一个结构组,不断循环。第一句重音放在“南无”上,当气息下去之后好像从很悠远、深沉的地方把这个“南无”拉上来,形成个高潮,然后“阿弥陀佛”给它滑音滑下去。那为什么要拉起来?是要表达我们在生死旷野中,一种南无地、归命地寻找,我们在遍体鳞伤的当下,自己解决不了问题,要找到一种依靠、归命的力量。所以这第一句,重心放在“南无”上。第二句重音放在“阿弥”上,当我们苦苦地寻觅,终于找到了原来要归命的对境就是——阿弥陀佛!那第一句寻找要唱出那种悲感,第二句寻找到了要唱出那种欢欣。第三句重音放在“陀”字上,当找到了阿弥陀佛的当下,我们体会到,我跟阿弥陀佛是水乳交融的,是同体的,弥陀在我心中,我在弥陀心中,我们每一声呼唤的当下阿弥陀佛都会回应的。所以祖师有时候讲,我们的始觉跟阿弥陀佛的本觉是同一种东西,就是“以空映空,似水投水”。你要唱出这种“合”的感觉,跟阿弥陀佛合在一起的感觉。第四句的重音,是要回来放在“阿弥”上,当跟阿弥陀佛是同体的当下再回光返照,原来我能念的心,就是阿弥陀佛!要唱出“即心即佛,至信弥陀”的那份至信至肯,是这样的一种处理。所以我们讲音乐的美,我们讲净土的情怀,这里这四句分布如下:笫一句就是“悲”,第二句就是“喜”,有时候讲悲喜交集嘛。第三句要唱出“合”的感觉,第四句要唱出“淡”的感觉,回到我们自性,无量光寿,就是实相。实相包括“空”,空就是无量寿;包括“不空”,就是无量光,就是我们本有的佛性,本来如是的那个“真如法性”,它是平淡的,世间法都是浓厚的,要唱出那种淡的感觉。所以如果你没有这种感觉,你就唱不出东林佛号这种特有的韵味。当你唱不出韵味的时候,就会唱得无动于衷。
东林寺先后制作"东林佛号"(修行版、教学版、唱诵版、欣赏版、德德玛、东林梵音、黄慧音、弥陀圣号等),东林佛号简谱等。
6、世间化(世俗化)。东林寺免费门栗,免费提供生态香,免费提供净土文化制品(杂志、讲座视频、书籍),一切随缘。零距离,不设门槛,不收费,一律对凡夫免费开放,在全国大型寺庙(道场)屈指可数,充分体现"佛在世间,世间皆佛″的人间佛教意蕴和佛教净土宗初心,功德无量。
7,国际化。天宝七年(748年)冬天,扬州大明寺着名高僧鉴真在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后,折返扬州途中,特地到慕名已久的东林寺作短暂休息,观藏经,论佛理,览风景,对东林寺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激发了六渡日本的豪情。所以,五年后他第六次东渡日本时,将东林寺和尚智恩带在身边,随同前往,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中国佛教史上很有意义和很有影响的壮举——东渡日本弘传佛教。鉴真到日本后,弘法讲学,把东林教义传到日本,使东林之法在日本扎根张扬,发展成为现代日本佛教中很有影响的东林教。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极有意义的一幕。当下净土宗风所及已遍于世界。东林寺与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佛教界来往频繁,借净宗文化搭建起一座对外交流的金桥,沟通着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联系,泽被四方。果一法师为法忘驱,布新古刹,献身佛教的精神受到海内外佛教界的赞誉。,并曾受邀前往澳门讲学,为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增进海内外友好往来,促进文化交流作出了努力。
其二、净土载体传播(当代)
1、开创新道场。创建东林寺净土苑,东林大佛是中国及世界上最高的阿弥陀佛铜像即迄今为止世界最高的阿弥陀佛露天铜铸贴金大佛(动用48千克黄金为大佛镀金),阿弥陀佛接引铜像高48米以表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大愿。总高81米,为至火焰宝盖顶点之距,以表九九八十一,意为修行成佛艰辛不易,东林大佛坐落江西庐山脚下,由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 投资兴建,2007 年 5 月正式启动,历时12年总投资10亿。2013年5月,建成。2013年8月,举行大佛开光大典。东林大佛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东林寺)的标志工程,又是一项佛教末法时代的地标性工程。净土苑拥有弥陀坛城,净宗道场,朝圣胜地,是一方集朝圣、修行、弘法、教育、慈善、安养为一体的净土
2、创建实修专业学府。创办了江西佛学院,2007年,东林祖庭恢复东林莲社,即"净宗学会东林莲社"
3、创办发净土文化学术机构。成立了东林寺净土宗文化研究学会,东林净土文化研究所,京东净社 。
4、创办了佛学刊物。《净土》杂志是庐山东林寺净土宗文化研究学会的会刊,创刊于 1992 年,为季刊, 2006 年改为双月刊。《东林大佛》杂志。
5,创办了佛教建筑学术机构。 2008年,东林寺成立了一个以探讨佛教艺术深刻内涵和创作高品位佛教艺术作品为使命的研究机构,即"东林佛教艺术研究所"
6,创新举办佛事仪典。2017年11月7日(农历九月十九),主办了27位净人放下尘缘其中 祖孙三代披剃出家,庐山东林寺主办2018年春季正授4000多皈依弟子菩萨戒法会。5月19日(农历4月初五),历时三天的《梵网经》菩萨戒传授法会。四千多名优婆塞、优婆夷于东林寺青莲念佛堂正式搭衣受戒,在戒和尚大安律师、羯磨师昌法律师、教授师会同律师的尊证下,得受菩萨净戒,成为菩萨戒戒子,法喜圆满。这些成为近年来佛界一大盛事。
综上所述,东林寺净土宗文化从产生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后,吸收各种宗教文化营养,时间沉淀和升华,才逐渐具备了今天独立存在的东林寺佛教文化结构和社会功能。东林寺净土文化以开山祖师慧远大师倡导的汉传佛教净土文化为地域特色,在汉传佛教地区特别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规范行为、向善好施等精神文化领域产生了深厚的文化影响与持续的信仰力量。以汉传佛教为主的净土文化,已成为既有不分地域或国界的跨地域传播广而远的文化特色、又具有东林寺净土元素的一种自成体系的宗教文化现象。
参考资料(视频)
1,庐山东林寺。百度百科。
2,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教义与实践》(讲述)[光盘]。
3,东林寺《东林法音大安法师讲经机》(视频)。
4,《净土》2016年第1、2、3期;2017年1、6期。
5,东林大佛。百度百科。
6,“匡庐胜境第一道场 天下莲宗最初祖庭”2010-07-12 祥华
7,东林佛号的回归。百度百科。
8,《慧远的净土信仰研究》河南大学2011年。张魏魏
9,《庐山慧远教团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李勤合
10,《东林寺》《丛林》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