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生科学 > 正文

管亚伟:大别山传统文化传承者
2012-11-01 14:28:02   来源:六安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84年出生,身材瘦弱,总是戴着一副格纹前进帽,乍看上去,你或许料想他是摇滚歌手,当你蹙眉揣摩时,离真相就越来越远了,因为他正做着和其年龄不相符的事儿--大别山民歌和庐剧的学术研究。让人惊讶,除了是他...

\

    84年出生,身材瘦弱,总是戴着一副格纹前进帽,乍看上去,你或许料想他是摇滚歌手,当你蹙眉揣摩时,离真相就越来越远了,因为他正做着和其年龄不相符的事儿--大别山民歌和庐剧的学术研究。让人惊讶,除了是他研究内容之外还有他的年龄--28岁,他叫管亚伟,《迎驾》报社总编,《六安大别山民歌精选与赏析》、《根在大别山--庐剧》等国家级非遗系列学术专著的作者。

  初触民歌无法自拔

  年轻人还有这么爱庐剧和民歌,并一直潜心专研,着实让人费解,但当我们走进他时,一切显得那么的顺理成章。管亚伟祖籍肥西三河,可谓是“庐剧故乡”,出生地六安,工作地在霍山,是庐剧的发源地。用管亚伟的话来说,就是冥冥之中注定和庐剧结缘。由于父母在文化部门工作,从小耳濡目染的熏陶,对传统文化比同龄人有着更多的理解。爱上庐剧源于偶然听到庐剧--《讨学钱》,觉得很有意思并在《皖西日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小戏剧大发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喜欢上民歌和一次农村婚礼有关,在同学婚礼上,管亚伟听到一位老者“支客”唱“喜句子”,乐趣使然,管亚伟便找老者去写“喜句子”,“老者讲一句记一句,好多不知道如何写,就用拼音代替,里面涉及到许多典故。”管亚伟说。当时老者所说的“喜句子”就是大别山民歌--《传代歌》,大概是“新娘走入正堂,走一步传一袋子,口袋的“袋”谐音“代”,一代传十代,十代传百代,百代传千代,千代传万代,万万代代发起来”,管亚伟这时便又喜欢上了民歌。从初识民歌、庐剧到理性研究,管亚伟深入大别山区搜集第一手资料,爬山涉水,乐此不疲,但凡各县区文化馆、辖区文化站到山里搜集民歌,管亚伟都跟着去,有时候还独自进山。近十年的时间,管亚伟深入大别山100多次,斑竹园,漫水河……“只有到山区百姓家去,倾听泥土的声音,才能获得最原始的民歌。”管亚伟说。

  当然,并不是每次去采集民歌都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民歌现在多是50多岁以上的人才会唱,而民歌中许多涉及到情爱,在他们质朴的印象中“情哥哥、情妹妹”属于淫词艳曲,羞于对着向管亚伟这样年岁的晚辈唱,这给采集带来了不少的难度,“只能让他们哼个调,然后把词读出来,我做记录。”管亚伟说。

  大别山民歌以五句头山歌居多,最后一句往往是总结和升华。很多长段子民歌是月份歌,一月二月……这样长段子民歌只有第一段有曲调,后面的曲调都和第一段曲调相同,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要数《八月桂花遍地开》,它的原曲是《八段锦》。《八段锦》调的原词是:

  小小鲤鱼粉红腮,上街游到下呀嘛下街来。

  头摇尾巴摆呀哈,头摇尾巴摆呀哈,

  ……

  说到大别山民歌,管亚伟一脸亢奋。

  从喜爱到专注呕心沥血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在深入深山过程中,难免会荆棘密布,风险也不可预知。许多年前,得知金寨斑竹园有位70多岁朱姓老人,会唱许多民歌,管亚伟便前往采集。隆冬时节,寒冷异常,管亚伟一直围坐在吊锅旁等候老人回家,九点半老人回到家从《十杯酒》开始唱,一直唱到12点,管亚伟一直记录到12点,忘记了时间流逝,也忘记了寒冷,管亚伟感染风寒,整整咳了一年。2005年,去吴家店采集民歌,去的时候漫天大雪,路难走,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山壁,在下山的时候,租用的车子因避让摩托车差点跌入山崖,现在管亚伟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源于对民歌的热爱,那个时候,管亚伟听到别人说哪有人在唱就去找。“庐剧活化石”李儒瑶老师,搬家之后,管亚伟始终找不到,那段时间管亚伟魂不守舍地四处打听,最终工夫不负有心人,而且还收获了意外的惊喜,李儒瑶老师对门住的是三义班老传人--黄重新,他给管亚伟提供了许多资料。管亚伟已收集到的民歌有一万首,民国时期传统庐剧剧目有一百部,这在全国实属罕见。这些原始资料的获得除了管亚伟的努力之外,也得益于那些老艺人的馈赠。“既然老艺人把东西交给我,我就要保留下来,传承下去,每个本子都沉甸甸的,因为承载着责任和信任。”管亚伟说。

  管亚伟从一万首民歌中精选了一百首最能代表大别山地区的民歌做成《六安大别山民歌精选与赏析》,在这本书上,电视剧《茶馆》编剧杨国强为其作的序中写到“当下,人心浮躁,急功近利,肯坐下来认真做事的人越来越少了;肯坐下来认真做事且不计名利的人更少;肯坐下来认真做事且不计名利外带吃苦受累的人少之又少。褒义的说,这样的人都是应该位列仙班;贬义地说,就是一个字:傻。”

  潜心专研终获肯定
 
  庐剧名家丁玉兰,孙自婵、李玉兰、汪鸿云、武克英、费广连、余章林等都给予管亚伟很大的帮助。现如今,管亚伟仍留存着丁玉兰第一次进北京给毛主席演出的节目单以及皖西庐剧第一次进北京的剧本出版物和节目单……他与《茶山新歌》的曲作者李儒瑶合作的庐歌《秋风里的小船》获第二届大别山民歌展示会优秀创作奖,他改编的庐剧小戏《王小孬赶驴》全国小戏奖,他创作的新民歌《老河长》、《青丝柳》、《大山深处有我家》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在刚刚结束的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中国戏剧家协会艺术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华颂“天鹅湖杯”第四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管亚伟创作的庐剧小戏《一线牵》又荣获得了二等奖。

  作为安徽四大剧种之一的庐剧,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皖西庐剧是庐剧的源头,据有关专家考证,距今至少有近300年的历史,主要以霍山、六安、金寨、寿县等地为中心,曾唱响江淮大地,是大别山区最本土的地方韵味。数千年来,戏曲承担着向老百姓传承文化的重任,然而在当今戏曲不景气,有的甚至已经走向消亡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看到一个年轻人为抢救传统文化所做的不懈努力,而今《根在大别山--庐剧》的出版,凝聚着管亚伟对庐剧的热爱,更凝聚着老一辈艺术家对年轻人的信任和厚爱,是老艺术家和年轻的戏曲爱好者共同谱写的一曲新庐歌。无疑是给后人研究庐剧提供了依据和范本。

   庐剧名家李玉兰曾说:“管亚伟是我所见到的唯一一个对庐剧事业有着恒久关注的年轻人,他为庐剧的保存和将来的传承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管亚伟简介

  管亚伟,男,1984年生人,安徽肥西籍。现为《迎驾》报社总编、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等。出版有《六安大别山民歌精选与赏析》、《根在大别山——庐剧》等国家级非遗系列学术专著。

相关热词搜索:管亚伟 大别山 传统文化

上一篇:邱汉桥:在与传统文化对话中寻找大美
下一篇:山东财经大学举行“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价值观”应新讲座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顾问团队- 支持单位- 单位章程 - 部门设置- 成员名单- 理事单位- 联系方式- 企业邮箱- 版权隐私

版权所有: 中国三农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北京舒安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 中国传统文化网
联系电话:010-85757316      邮箱: 85759339@163.com    京ICP备09064931号-2              中文域名:中国传统文化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