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峨嵋山村,自古与“四川名山——峨眉山”同名。该村东北为山,伴有丘陵,南为平地。山场宽大,两万亩有余,丘陵2000亩,平地3000亩。山地丘陵,树密荫浓,花红鸟绿,碧水如蓝,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之地。村北村东山坡,遍植松柏及各种果树,现已成林。群山环抱苍松翠柏,高低错落,郁郁葱葱。万亩成片的果林,已进入盛果期。果树品种齐全,无污染,物美价廉。主要有苹果、梨、桃、柿、杏、核桃等。其中,红杏为北京的名产,近年又得到进一步开发,行销全国,享誉极高。又有黄松峪水库主干渠自半山腰蜿蜒通过,水源充足。山光水影,景色迷人。
峨嵋山村村支部书记杨广志向中国三农网总编王华介绍该村村北山脚紫云观,又称北观,依山就势而建,观已毁,现仅存观内2棵古柏,为侧柏,长势良好。此2柏为一级保护古树,树龄将近600年,树体完整,枝叶茂盛。药王庙古槐现为一级保护古树,树龄300余年,枝繁叶茂;井边国槐为一级保护古树,树龄500余年,长势正常。树下有块残碑,是村北紫云观的碑刻,过去作为井边打水的辘轱支架,据说这棵老槐树是立庄时栽的,这眼井也是立庄时挖的,过去村里人一直吃这眼井的水。
长城遗址雄风在 历史典故传中外
北京市平谷区境内长城,全长48.52公里,分布在燕山山脉上,为东南至西北走向,东起天津市蓟县、河北省兴隆县和北京市平谷区三省市交界处最高峰大松木顶,沿区界向西北延伸至黄松峪乡,经南独乐河镇北部山区,向北经山东庄镇北部山区、熊儿寨乡、镇罗营镇等6个乡镇19个自然村,至镇罗营镇北水峪村北口,出平谷区境,进入密云县、兴隆县境内。城墙一般高3至5米、宽1至4米不等。在沿途两山之间分别设有彰作里关、将军关、黄松谷(峪)关、南水谷(峪)关、北水谷(峪)关5座关隘,在关隘四周,设有将军石营(东上营)、峨眉山营、熊儿谷营、镇罗营、黑水湾寨、峨眉山寨、鱼子山寨、熊儿谷寨等8座营寨。峨嵋山村北头东西向长城,由巨石垒成,表面呈黑色,村人称之为黑城,据考证,城墙创建于明朝天顺七年,即 1463年。
峨嵋山村的历史典故有:《猪山的传说》、《峨嵋山的传说》、《灵泉的传说》、《水峪寺的传说》、《千手千眼佛的传说》、《老和尚洞的传说》、《石匠造桥的传说》等名传中外。
碑刻遗址有:明万历二年(公元 1574 年),右副都御使,总督蓟辽杨兆所书的兴善寺“同中台登水峪寺诗”碑;明代洛阳时任蓟州兵备道徐学古所作的兴善寺“随中丞杨睛川登水峪寺”诗碑;明正统十二年(公元 1447年)敕赐兴善禅寺匾额;明嘉靖九年(公元 1530 年)发现峨嵋山村兴善寺初步认定的“舞仙”匾额;明正统十二年(公元 1447 年)摩崖石刻;明天顺七年(公元 1463 年)“峨嵋山营”匾额。
峨嵋耸翠兴隆观 大道自然显辉煌
北京市平谷县地名志记载:峨嵋山,在城区东北20里,层峦秀起,双峨如画,故名。“峨嵋山”唐贞观年间成村,因村北有山,其形似蛾,两谷分向左右,宛若细眉,取“蛾眉”二字谐音,称峨嵋山。平邑八景之五曰“峨嵋耸翠”,其傍山村庄沿用此名,称峨嵋山村,总面积约有3万亩。唐察贞观年间、明顺七年(1463年)、清雍正六年、民国三十三年等所修《地名志》都有“峨嵋山村”的记载。
峨嵋山村旧有庙宇 20 余座,包括纪念性祠庙三义庙、药王庙、老爷庙;道教庙宇火神庙、马神庙、真武庙、紫云观、五道庙 3 座、龙王庙、虫王庙、回香庭、山神庙、三官庙、娘娘庙、玉皇庙、周家庙(五道庙);佛教庙宇兴善寺、观音庙、地藏庙、南庵、菩萨庙、兴隆顶前观音庙。一村如此多大小庙宇,应与营寨有关。1942 年旧历二月二十六(4 月 11 日)早晨,南独乐河的日本鬼子和伪军蜂拥而至,先放火烧了山顶上的娘娘庙、玉皇阔,又烧了半山腰的大悲阁,其中供奉的造型精美的千手千眼大佛及诸多天神、罗汉塑像毁于一旦。接着,他们又闯入寺中,恣意肆虐,疯狂纵火。一时间,五层殿堂及寺东的僧房浓烟滚滚,千百年造就的如来、卧佛金身及许多珍贵文物全被大火吞没……。近年来在社会各界同仁的捐助下复建有兴隆顶庙王殿、山神殿、土地像、护法殿、三官殿、元俊殿、玉皇殿、文昌殿等风景名胜古迹。
峨嵋山村委会近几年积极开展环境优美户评比活动,评比活动严格按照干部包片、党员和村民代表包户的原则执行,调动全村村民争当环境优美户、健康示范户的积极性。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峨嵋山村连续多年被评为首都文明村、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平谷区民主法制示范村、平谷区农村“五好”党支部等先进称号。峨嵋山村村支部书记杨广志、村主任陈良、村委任占锁等领导工作具体到位,村两委班子团结务实,正在带动全体村民抢抓当前机遇,以都市型农业为发展目标,充分利用交通便利和果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休闲、采摘及民俗旅游项目,将峨嵋山村的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走上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