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活动 > 正文

安徽师范大学:陪伴是最温情的呵护
2015-07-24 12:04:51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网   评论:0 点击:

“五四爱心学校”赴岳西县毛尖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刘文

【导读】七月流火,酷暑难耐。却依然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远离家乡,奔赴大别山区和山区里的留守儿童朝夕相伴,像亲人一样陪护在孩子们身边,教孩子们学习,带孩子们成长。他们,就是安徽师范大学“五四爱心学校”今年赴安庆市岳西县毛尖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志愿者。

\

第一次聚会,队员和获特等奖的孩子合影 武悦摄

从2012年安徽师大文院志愿者首次踏入岳西县毛尖山以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赴岳西县毛尖山爱心支教团队已经走过了4年的实践历程。4年来,超过50名志愿者来到毛尖山乡进行支教,完成了超过7万字的成长记录本,团队累计支教时长超过1600小时。“陪伴是最深情的呵护。之所以又过来一次,也许是因为这里带给我的感动太多太多了。”副队长宋璨璨如是说。算上2014年,今年已经是她第二次来毛尖山支教了。

一个月,只为了孩子们

据记者了解,今年暑假,团队沿袭了前两年的传统,前往山区进行一个月的支教活动。队长刘文君介绍道:“12个队员里,只有2个男生。但我们又是为期一个月的一对一支教,不仅需要辅导孩子们作业功课,有的时候甚至要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并且还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自己的团队任务。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人都不适应这样的生活节奏。”

毛尖山乡多讲岳西地方方言,因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有的村民不会说普通话,而大部分队员们都不是岳西人。“刚开始有些队员甚至连岳西话都听不懂,更不要说和家长沟通了。这给我们的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和这里的居民说话,完全听不懂,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和大人们沟通。”“我的学生不怎么说话,又听不懂方言,以后该怎么教他?”虽然队员们都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但是还是被大山打了个措手不及。

陌生的语言环境,陌生的支教对象,较长的支教时长,这样不被人看好的支教条件却被团队克服了下来。面对不会说普通话的家长,队员们用手势来表达孩子们的成长状况,同时学起了岳西方言;面对还不熟悉的孩子,队员们加强沟通,快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面对一个月的支教时长,队员们做好规划,努力让自己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暑假。“一个月时间看上去是很长,但真正开始之后才发现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副队长李暖告诉大家,“我现在很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每一秒,希望时间能慢点结束吧。”

一对一,用坚定的心来面对困难

从大巴车到小面包车,变换的不仅仅是窗外的景色,更是12个人紧张期待的心情。当连绵起伏的小山在他们眼前蔓延开来,队员们才明白什么是“山的那头还是山”,才对毛尖山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徐娟,一名普通的队员,被分到了一个普通的农家。在毛尖山的每一天,一样却又有不同,处处都是新的感动和期望。

教学工作,通常是从早上6点30就开始了。储锐,是她带的学生,已经要六年级了,却还需要学最简单的A、B、C。“她几乎没有学过英语,知道的时候我都有点手足无措。”询问下才知道,这里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在上了初中之后才开始真正接触英语。因为缺乏英语学习设备,甚至英语课本不同年级之间都需要互相借读,导致孩子们的念读成了很大的问题。生涩的英语发音、笔下歪斜的字母单词,这些都深深刺痛了徐娟的眼。

“我们不怕,从头开始就好了。”徐娟对学生这样说道。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清晨,涛涛家的院落里,总是会有一高一低两种声音响起,一遍遍的重复练习着发音。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英语,徐娟甚至不怕麻烦,把一个个单词制作成了手绘小卡片来帮助储锐学习。详细的英语教学计划、严格的听写检测,就这样,差距在一天天缩减。

\

徐娟在指导学生练字 武悦摄

陪伴是最温情的呵护

问起刘奇慧的爸爸,一向开朗活泼的奇慧沉默了,眼里的落寞和渴望让志愿者刘文君感到心痛。

“奇慧的爸爸已经在广州工作多年,一年难得回家一次。妈妈是在饭店工作,基本上很难照顾到两姐妹。”刘文君介绍道,“她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刚刚六年级毕业,但是在双亲不在家的时候,是她一手带大了才4岁的妹妹。”像刘奇慧这样的例子,毛尖山乡还有很多。

“姐姐,我想你了。”7月9日,团队来到了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准备开展支教活动,学生汪泓普通的一句话让队员宋璨璨感动不已。2014年夏天,刚刚大一结束的宋璨璨第一次来到毛尖山,自此便再也放不下这一块小小的地方。

“汪泓比较腼腆,不太会讲话,但做的让我感动的事却又不少。记忆最深的是去年我要离开时,为了让他多睡会儿早上起就没有叫他起床,平时喜欢赖床的他自己却早早起来去要送我离开。他虽然很调皮,但对我的话言听计从,在生活上我不懂的地方很照顾我,还用彩纸折花送给我。”说到学生汪泓,宋璨璨变得神采飞扬。

\

璨璨和汪泓的合影 武悦摄

每天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她会和孩子一起去乡里唯一一家小卖部买菜,一起烧饭,一起闲聊学校里的生活、大山外的世界。渐渐的,原本沉默寡言的汪泓话慢慢多了起来,甚至学会了向最亲密的“姐姐”倾诉内心的情感。

 “一点简单的快乐就能让他们觉得幸福。一个月,有720个小时,老师和学生之间同吃同住,相互扶持。但是一个月之后呢?”7月19日,团队进行了第一次聚会。师生书信交流会、家风故事会、家风愿望瓶、现场书法大赛等活动给孩子们带去了欢乐,却更让刘文君感到难过。“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太短了,也许我们填补不了孩子内心对于缺失父爱母爱的失落感。但是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给孩子们带去一点爱的欢乐吧。”

“关爱留守儿童”这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安徽师范大学“五四爱心学校”赴毛尖山乡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仍在努力中、践行中。

相关热词搜索:安徽师范大学 温情

上一篇:小聚会 大关爱
下一篇:扬家风,弘扬传统文化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顾问团队- 支持单位- 单位章程 - 部门设置- 成员名单- 理事单位- 联系方式- 企业邮箱- 版权隐私

版权所有: 中国三农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北京舒安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 中国传统文化网
联系电话:010-85757316      邮箱: 85759339@163.com    京ICP备09064931号-2              中文域名:中国传统文化网·网络